女籃負澳,喜憂參半,強度難適,籃板失守!
中國女籃在最近的一場熱身賽中,遭遇了澳大利亞女籃的強勁挑戰。盡管在比賽的下半場有所改善,但最終還是以63-76的比分不敵對手。這場比賽初期,我們的球隊便陷入了被動局面,似乎在對方的嚴密防守下有些吃力,沒能發揮出進攻端的威力。
要承認,澳大利亞女籃幾乎派出了她們最強大的陣容,我們也幾乎是同樣陣容應戰,只有張子宇未能上場。雙方的較量,實際上也是為即將到來的亞洲杯進行的最后備戰。然而,由于之前熱身賽的強度相對較低,這場比賽的高強度對抗讓部分球員在進攻端出現了啞火的情況。除了投籃命中率不盡如人意外,我們還出現了大量的失誤,這給了澳大利亞反擊的機會,嚴重影響了我們的進攻殺傷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籃板球也遭遇了重創。整場比賽下來,我們輸掉了8個籃板球,這在比賽中是相當不應該的。尤其是在沒有張子宇這位籃下護框球員的情況下,僅依靠韓旭一人來死頂籃下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盡管如此,張子宇的適應程度還有待觀察。此外,除了這兩位球員之外,其他內線球員難以提供足夠的幫助,這使得我們必須依賴其他位置的球員來沖擊籃板球,否則在即將到來的亞洲杯上,籃板球將成為我們的一大隱患。
在這場比賽中,王思雨的表現尤為糟糕。她只出戰了10分鐘,得到2分、1籃板和1搶斷的數據。她的退步之大令人遺憾。小個子球員一旦失去了運動能力,就容易出現這樣的困境,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事實。
幸好在比賽的下半場,我們有所變化。如果不是上半場落后過多,憑借下半場的發揮,我們完全有機會取勝。那段時間我們在進攻端增加了突破,更好地適應了比賽節奏。防守端也能與澳大利亞抗衡,甚至多次打出小高潮。因此在這場較量后,我們應該好好總結經驗教訓,希望下場比賽能有所改進。同時,年輕球員通過實戰也適應了比賽強度,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澳大利亞的強硬對抗讓我們得到了鍛煉和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