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未統治,直接挑戰NBA?楊瀚森、貝茲利破偽命題。
去年,當崔永熙懷揣著追夢NBA的決心時,不少球迷以“未明CBA就欲挑戰NBA”的言論對他進行嘲諷。然而,崔永熙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成功踏上了NBA的舞臺。今年,楊瀚森同樣面對著“未能在CBA稱霸就妄圖征戰NBA”的質疑,他以首輪16順位的身份,身披開拓者戰袍,給出了有力的回擊。
而在NBA夏聯的加州經典賽中,廣東舊將貝茲利更是展現了不凡的實力。他在比賽的最后關頭,一次攻擊一次防守,成功幫助湖人隊實現了逆轉。整場比賽中,貝茲利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出極佳的得分效率和全面的數據表現。他的投籃命中率驚人,三分球和罰球均保持了高命中率,最終取得了27分、13籃板、2助攻以及2蓋帽的全面數據,正負值也以+9高居全隊之首。
賽后,湖人隊的自媒體也發出了聲音,他們認為貝茲利需要一次機會,甚至建議湖人隊應該給予他一份訓練合同。在代表湖人出戰的夏聯三場比賽中,貝茲利的得分均達到了兩位數,場均數據更是達到了17.6分和8.6籃板的水平,這樣的表現無疑成為了球隊的得力支柱。
回顧貝茲利的職業生涯,他并非那種持球核心型的球員。即使在當初的NBA生涯中,他也多以輔助藍領的角色出現。然而,有些球迷僅憑數據就片面地評價一名球員是否適合進入NBA,忽略了球員的功能性和團隊作用。從楊瀚森到貝茲利的經歷來看,他們都打破了“未能在CBA稱霸就不能征戰NBA”的偽命題。
事實上,并非在CBA場均得分高就能順利進入NBA。以亞當斯和弗雷戴特為例,兩人均在CBA轟下場均30+的得分,但亞當斯從未踏足NBA正式舞臺,而弗雷戴特在短暫回歸NBA后也未能站穩腳跟。因此,僅從數據去評判一名球員是否適合進入NBA是相當片面的。如果貝茲利能憑借夏聯的出色表現重返NBA并在聯盟中站穩腳跟,那將是對那些片面言論的有力回擊。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球員的真正實力和價值往往需要更多維度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