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技術雖不頂尖,氛圍已達世界杯標準。
今天我得以完整地觀賞了一場蘇超的足球比賽,這場比賽是在無錫和揚州兩隊之間展開的。比賽的激烈程度和球員們的表現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賽開始前半小時,我有機會瞥見了另外兩場比賽——南京對戰蘇州,以及徐州對抗南通。然而,我未能堅持看下去,或許是今日的興致并不在此。但就我所觀察到的,蘇超聯賽中的競技水平參差不齊,但總體上,那些展現出較好技巧的球員,大多數是職業出身。
無錫隊在比賽中率先取得了領先。左邊后衛胡升嘉的進球讓我印象深刻。經過一番調查,我發現他是職業球員出身,曾效力于蘇寧青訓隊,解散后轉會至河北滄州雄獅。職業球員與業余球員之間的差距在球場上顯露無遺。比如對節奏的掌握和變化,以及突然的啟動和加速,這些都是長期訓練的結果,業余球員往往難以企及。
胡升嘉的進球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他在接球的同時,從防守角度看是要沿禁區線內切的,但他的動作連貫,下半身接球后直接順勢往底線趟去,隨后果斷打門,一氣呵成。這不僅僅是一個動作的完成,更是對比賽的深刻理解和長期訓練的結果。
此外,無錫隊的第二個進球也體現了職業球員的素養。雖然是一位高二學生,但這位37號的傳中手明顯受過專業訓練。他的選擇和動作都顯得非常專業,能夠輕松在比賽中找到機會并制造威脅。
無錫隊的中場8號吳磊也是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球員。他的拿球、處理球、擺脫等動作都顯得非常流暢和專業。而角球的處理更是幾乎都交給了專業球員去完成。
相比之下,蘇州隊和南京隊的比賽雖然熱鬧非凡,但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部分球員的體能和速度明顯跟不上比賽節奏,尤其是那些中年球員,大腹便便、體能差、速度慢等問題更為突出。而他們的動作往往較大且帶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在職業比賽中是極不恰當的。
更為有趣的是場邊的觀賽環境。盡管江南地區的高溫讓人難以忍受,但仍然有許多人穿著球衣、手持小扇子觀看比賽。有的地方甚至設置了戶外觀賽點供觀眾觀看。這種熱情的參與感讓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世界杯。
總的來說,雖然蘇超的水平仍有待提高,但它的群眾基礎和參與程度卻十分高漲。這樣的熱情和投入是任何賽事都無法比擬的,也是推動蘇超進一步發展的最大動力。期待未來蘇超能夠有更大的突破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