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評議:南通外援伊萬諾維奇進球無效,裁判決定正確。
在7月8日晚,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評議組舉辦了本賽季第十七期的裁判評議工作。此次評議涉及七個判例,均來自近期中甲、中乙和女甲聯賽中各俱樂部的申訴。經過嚴謹的討論和審議,評議組認定其中兩個判例在主要判罰決定上存在錯漏判。
評議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特別邀請了中足聯代表、中國足協紀檢人員,以及來自社會與媒體界的兩名足球社會監督員列席旁聽。評議過程采用評議組成員集體討論和單獨發表意見相結合的方式,以達成最終的評議結論。
第一個判例涉及到中甲聯賽的一場比賽,南通支云隊10號球員在比賽中爭搶球時被認為對廣東廣州豹隊15號球員有推擊動作,導致后者失去重心未能控球或爭搶球,裁判員因此判定進球無效。南通支云俱樂部對此提出申訴,認為本隊隊員在爭搶球時并無犯規行為,進球應有效。評議組在仔細審議后,多數成員認為南通支云10號球員的推擊動作導致對方失去平衡,認定其犯規在先,支持了裁判員的判罰決定。
第二個判例同樣來自中甲聯賽,涉及贛州瑞獅隊與溫州俱樂部中胤隊的比賽。溫州隊10號球員在對方罰球區內與對方隊員發生接觸后倒地,裁判員判定贛州瑞獅4號隊員防守犯規并判罰球點球。贛州瑞獅俱樂部則認為本方隊員并無犯規行為,且對方球員存在假摔嫌疑。在評議組討論后,多數成員認為溫州隊球員的觸球動作合理,而贛州瑞獅隊員的跨步動作與對方球員發生接觸導致雙方倒地,應視為犯規,因此支持了裁判員的判罰決定。
至于其他幾個判例,評議組同樣逐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對于中乙聯賽的兩場比賽中的爭議判例,評議組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審視,并就進球有效性和犯規與否等問題給出了明確的意見。對于女甲聯賽的判例,評議組認為部分判罰存在疏漏和不準確之處,如漏判罰球點球、越位犯規等,并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中國足協表示將繼續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積極接受各俱樂部的反饋和申訴意見。針對重點判例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的典型判例,足協將開展評議并向社會公布評議結果。同時,對于存在錯漏判的裁判員,足協將根據內部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和處理,以維護比賽的公正性和球員、俱樂部的權益。通過這樣的評議機制,中國足協致力于提高裁判員的業務水平和比賽的公正性,為球迷和俱樂部提供更加公正的競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