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足協評議:中乙漏判兩球,女超漏判一球。
**中國足協裁判評議結果公告**
在最近的7月24日,中國足球協會官方公布了第19期裁判評議的結果。經過嚴謹的審議,發現有三次比賽出現了裁判的錯漏判情況。
**錯漏判案例一:中甲聯賽佛山南獅隊比賽**
在中甲聯賽蘇州東吳隊與佛山南獅隊的比賽中,第76分鐘時,佛山南獅24號隊員在罰球區內疑似手球,但裁判員并未對此進行判罰。蘇州東吳俱樂部對此提出申訴,認為應判為手球犯規并罰球點球。然而,經過評議組的分析,認定該隊員的爭搶動作屬于正常,手臂擴張是自然反應,球意外觸手并不構成犯規。因此,裁判員的決定是正確的。
**錯漏判案例二:中甲聯賽南京城市隊比賽**
同樣在中甲聯賽中,南京城市隊與廣西平果隊的比賽中,第87分鐘的進球引起了爭議。廣西平果俱樂部認為對方隊員處于越位位置,進球應無效。但評議組經過詳細審議和視頻回放,確認攻方隊員并未越位,且沒有證據顯示南京城市10號隊員觸球。因此,支持裁判員做出的進球有效的決定。
**錯漏判案例三至七:中乙聯賽及女超聯賽**
在中乙聯賽和女超聯賽的比賽中,也相繼出現了裁判員錯漏判的情況。例如在蘭州隴原競技隊與山西崇德榮海隊的比賽中,山西崇德榮海36號隊員疑似手球后,裁判員未判罰點球;在無錫吳鉤隊與長春喜都隊的比賽中,長春喜都29號隊員的拉扯動作被認為應判為拉扯犯規并罰球點球等。這些案例均經過評議組仔細審議后,得出了與原裁判不同的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案例的審議結果并非單純地指責或贊揚裁判員,而是為了更好地規范比賽規則、提高裁判水平、維護比賽的公平公正。足球運動中的每一次判罰都至關重要,希望未來裁判員能夠更加嚴謹地對待每一次比賽的判罰。
同時,各俱樂部和球員也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遵守比賽規則,尊重裁判員的決定。只有這樣,才能共同推動中國足球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