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中國足協人脈缺失,選帥受行政干預
7月24日,中國足球的選帥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國足跟隊記者馬德興在《國足選帥系列談》的文章中,詳細剖析了中國足協在選聘國家隊主教練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
該記者指出,目前中國男足國家隊在戰術打法上缺乏一個明確的定位,這導致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隊的技戰術風格一直在頻繁變化。從佩蘭時代強調身體對抗,到里皮的整體性踢法,再到揚科維奇強調的防守反擊以及伊萬的菱形中場等,隊伍的打法要求一直在不斷調整。這不僅讓教練們感到困惑,也使得各級國字號隊伍的技戰術指導思想和打法更加混亂。
對于中國足球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主教練至關重要。然而,中國足協作為最高管理部門,卻未能給出一個明確而清晰的答案。這不僅僅是一個選帥的問題,更暴露出足協內部決策的混亂和缺乏專業性。由于決策過程中摻雜了過多的行政思維,而非足球思維,導致專業部門在決策時往往受到非專業人士的影響。
面對這樣的困境,中國足協此次決定改變以往的選帥方式。他們希望由一位外聘的“技術總監”,很可能是外籍教練,來牽頭負責新一任國家隊主教練的競聘工作。這一改變被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
然而,對于廣大的中國球迷和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最樸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希望中國足協能夠找到一位能夠帶領國家隊進軍世界杯的主教練。然而,對于足協來說,在制定了這一系列標準和要求之后,如何找到這樣一位主教練并非易事。多年來,中國足協并未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關系,領導層的頻繁更換也讓足協在對外交流中始終給人一種“生面孔”的感覺,難以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系。因此,目前靠經紀人牽線搭橋成為了足協唯一的手段和方式。
總的來說,中國足球目前面臨著深層次的危機和挑戰。從技戰術打法的混亂到選帥決策的不明確,再到人脈資源的匱乏,每一個環節都暴露出中國足球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中國足協能夠真正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下一篇:馬德興:候選多遭拒,名宿缺席選帥